每日商報 昨天,家住天陽尚城國際的周蘭收到了江蘇老家寄來的兩箱陽澄湖大閘蟹,原本這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可就在打開箱子後他犯起了愁——最近小區剛實行垃圾分類,這冰袋屬於什麼垃圾?“冰箱裏已經放了十幾個冰袋以備不時之需,現在一有生鮮快遞就有好幾個,都不知道怎麼處理。”周蘭説。
隨着生鮮快遞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與之一起到場的還有一個個保鮮冰袋,這些冰袋使用完後該怎樣處理,直接扔掉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廠家是否有回收制度?
一系列冰袋的“歸屬”問題引發討論。隨後,記者走訪發現,因冰袋價格便宜,加上回收成本太高且未成規模,冰袋生產商以及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均未開展回收冰袋業務。無論從環境保護還是資源利用最大化角度,建立一個有序的冰袋回收體系還是很有必要的,這需要社會各界、企業和個人共同配合。
A. 冰袋裏裝的不是冰 垃圾分類成難題
“之前以為裏面是水,打開後發現是一種透明的膠體,不知道有沒有毒,也不敢亂扔。”周蘭説,自從發現冰袋裏裝的不是水,現在收到生鮮快遞都有些困擾,特別是垃圾分類以後,想把它衝到下水道也困難。
事實上,跟周蘭有相同困惑的市民不在少數。近日,“網購生鮮冰袋處理成難題”這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冰袋的處理問題一時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原來裏面裝的不是水,平時一般會留兩個放冰箱,剩下的直接扔了。
網購生鮮的背後,是人們對冰袋處理問題的不知所措。冰袋裏的成分到底是什麼?記者隨機獲取了市面上常見的兩款冰袋,冰袋上均註明了產品介紹、產品用途、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其中一款冰袋適用於水產保鮮、母乳保鮮、水果飲料冷藏等,而另一款則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生物試劑、血漿、疫苗等低温產品的貯存及運輸,以及碰傷、扭傷的物理降温。據包裝顯示,兩款均選用高聚化合物相變蓄冷原料配製而成,袋內粉劑迅速吸水成為膠質狀,附有一定彈性。
同時,記者隨機在電商平台搜索發現,冰袋單價基本在0.2到0.5元不等,詢問商家廢棄冰袋屬於什麼垃圾時,客服人員均表示不清楚。
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何若教授告訴記者,市面上現有的冰袋主要分為速冷冰袋、生物冰袋、注水冰袋三種,外包裝一般採用複合材料,裏面裝有製冷劑,選用高新技術生物材料配製而成。從目前相關的一些文獻中可以得知,冰袋裏面實際上是一種高分子有機材料的混合物——CMC或高分子吸水樹脂(簡稱SAP)。
“目前冰袋的內容物雖然無毒,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但大量進入環境後,會破壞土壤和水體的微生態,從而影響其中的生物和生態系統。”何若説,“現階段,該材料目前與生活垃圾一起處置,但焚燒處理時需要考慮相容性問題。”
B. 回收成本高 目前尚未有企業回收
“每次買生鮮,都送很多冰袋,冰袋也很新,處理的時候覺得如果能夠回收利用就好了。”周蘭説。
不僅僅是消費者,冰袋的處理問題也困擾了不少做生鮮銷售的商家。專職做烘焙微商的杭州姑娘王慧最近就經常收到來自客户的提問,“除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客户時常會問冰袋是什麼垃圾,該怎麼扔之外,還有不少關於會不會回收的問題。”王慧説,自己平時就是做做蛋糕、歐包等甜品,“冰袋其實就是我自己在網上挑的,價格也不貴,而我的訂單發往全國各地,回收的經濟投入太大。”
商家不回收,那麼冰袋的生產商是否有相關的回收業務?
記者隨機詢問了幾家冰袋生產商,他們都表示沒有回收冰袋的業務。專門從事冰袋生產工作的上海冰潤實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郭女士表示,回收冰袋需要考慮其中的投入成本,“冰袋批發單價僅一兩毛,而我們的訂單是發往全國各地,統一回收過程中收集、運輸和分揀的成本太高,無法溯源。”郭女士説,“平時我們生產冰袋剩餘的原料也是我們目前的處理難題,目前我們也沒有建立系統的冰袋回收處理體系,除成本考慮外,回收也可能會為公司帶來一定的處理負擔。”
南昌廣源製冰有限責任公司的黃先生也表示,其生產的冰袋主要用於蔬菜、水果等,“冰袋的成分是無毒無害的,在不破損的情況下可以重複使用。我們大規模發往全國各地,而轉到消費者手中時每次只有幾個,要想統一回收需要花費的成本與價值不成比例。”
隨後,記者詢問了幾家專門從事垃圾回收行業的負責人,對方均表示不收冰袋。主要處理居民生活垃圾的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服務平台——“家寶兔”品牌負責人鄭桂娟告訴記者,目前也沒有專門回收冰袋的相關業務,“由於類別過於細分,我們對於冰袋也沒有系統的瞭解。不過外包裝的塑料屬於我們回收的範疇,如果冰袋的內容物是無毒無害的,可將冰袋分開處理。”
C.網友們也是操碎了心
快遞收發點可設冰袋存放櫃
何若坦言,隨着生鮮電商的發展,冷鮮配送的需求量隨之增長,冰袋的處理問題的確值得關注。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目前均未建立相關回收體系。
“當前行業還沒有完全規範化,冰袋相比於生活中常見的回收物還不成規模,其次,考慮到經濟的合理配置問題,生產商若要回收冰袋,實際並沒有二次利用的價值。”浙江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冰袋一般作為生活垃圾被處理,列入其他垃圾處理較為普遍,一般情況下往往採取填埋或者焚燒的形式進行處置。此方案的確會對環境有一定影響,處置不當會造成環境污染。”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安吉分局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綜合科科長金喆表示,“而回收處置則涉及了前端供應商成本以及渠道問題,回收利用率較低。”
“從目前來講,我們除了倡導消費者可以重複使用外,在提升冰袋整體環保材料的同時,建立冰袋系統性的回收體系。”何若建議,生產商在外包裝設計上,可註明本產品可重複使用,“建議各大快遞公司在居民生活區收發點,設立冰袋回收站,居民在收到快遞後,可將冰袋集中放置於存放櫃,以供他人免費使用。”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為了解決冰袋的“歸屬”問題,網友們也是操碎了心,紛紛為其出謀劃策。有網友建議:“到貨後讓配送小哥直接把冰袋帶走,東西給我就好了。”也有網友表示,目前已有電商企業採取了一些積極的回收做法,“快遞員在自己的保冷箱裏放冰袋,到地點後直接把物品給收貨人,實現冰袋的保冷價值更大化。”